《淮南子》中“二十四節氣”的五大曆史意義
随着“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國内學界與民衆對其曆史來曆與文化蘊涵,也産生濃厚的興趣,有着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對“二十四節氣”與漢代道家經典《淮南子》的關系,特别是《淮南子》中完整提出“二十四節氣”的特殊意義和價值,大家仍然缺少深入準确的認識和把握,因此有必要對這一重要問題給予解答和闡明。曆史而論,《淮南子》中“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出現,具有五大曆史意義:
一是農學意義。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作文明的産生不僅較早,而且具有早熟特征,尤其是在黃河、淮河、長江等大河流域。早期先民在辛勤的耕作實踐中,已逐漸積累起有關天文、地理、氣候、土壤等方面的農業知識。因此,“節氣”的醞釀與産生,如《尚書》、《國語》、《管子》、《呂氏春秋》等先秦典籍所載,可說是由來已久。但也必須指出,先秦典籍中關于“節氣”的記載,并非後世所謂的“二十四節氣”,而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現有文獻來看,完整意義上的“二十四節氣”最早出現在漢代道家經典《淮南子》中。這不僅反映出先秦至西漢時期淮河流域農業生産的發達成熟,也顯示出以淮南王劉安為領袖的“淮南學派”,能夠在漢代宇宙論的新視野中,充分結合天文學、十二律、陰陽思想等學術文化因素,對先秦時期便已産生的“節氣”說,實現了承舊開新的曆史性發展,并由此在中國古代農學發展史上達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二是生态意義。《淮南子》對“二十四節氣”的認識,既有着特定的農學内涵,也在此基礎上,體現出重要的環境生态意義。《淮南子》追求“萬物蕃息,五谷兆長”的生産發展,重視“水”、“旱”等因素可能會對農業産生的不利影響,因而在理論上試圖通過“二十四節氣”的提出,确立起規律性的農業時序觀念,以此指導人們的農業生産與生活,促使人類生存環境與自然生态之間形成穩定和諧的良性關系。從中,也顯示出劉安及淮南學派所堅持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與精神,體現其作為漢代道家,敬畏自然,因循規律的環境生态主張。
三是政治意義。劉安及淮南學派對“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在《淮南子》中并不隻是基于農業發展、環境生态的意義,而是更有着治國方面的深層思考。“舉事而不順天者,逆其生者也”,這是劉安等人對西漢統治階層提出的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在他們看來,現實中王朝政治的發展,應該與“二十四節氣”所表現出的自然節律與時序相一緻。唯有如此,才能應時行政,善于“有為”,避免造成傷農亂政的消極結果。因此,《淮南子》中結合“二十四節氣”的運變規律,對當政者在一年中不同階段的政治行為進行規劃,如:“甲子受制,則行柔惠,挺群禁,開阖扇,通障塞,毋伐木。丙子受制則舉賢良,賞有功,立封侯,出貨财。……”可見,對《淮南子》中“二十四節氣”的認識,不應忽視其中豐富的政治意蘊,而是對此要有所重視和研讨。
四是文化意義。由于《淮南子》一書具有牢籠天地,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所以反映在其對“二十四節氣”的闡述上,也是如此。雖然書中對“二十四節氣”直接記載的文字并不太多,但是卻要看到,《淮南子》絕不是孤立地提出“二十四節氣”,而是将其放置在《天文》中宏大的宇宙論、自然論、天人感應政治論的思想文化語境中。這讓“二十四節氣”成為《淮南子》整體思想的有機組成,因此對其進行的文化解讀與闡發,必然離不開《淮南子》其他方面的文化内涵。反之,将《淮南子》作為一個文化整體,也能從書中所具有的農業、生态、政治、養生等多元化的視角,深入發掘“二十四節氣”的豐富内容,更好地體現其能夠被古為今用的文化魅力與意義。
五是地域意義。“二十四節氣”在《淮南子》中首次完整的出現,不但在中國古代農學史上意義重大,而且對孕育産生《淮南子》的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南市,其意義更為突出。因為,作為世界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二十四節氣”毫無疑問已成為當前淮南城市發展的文化标志之一,極具現實的影響力。如何在保護中深入發掘,在發掘中合理利用,就成為擺在淮南城市發展面前的重大課題。隻有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文化作為,打造和形塑好“二十四節氣”的城市文化标志與名片,才能不錯失“二十四節氣”走向世界舞台的難得契機,讓當前淮南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借此既能形成新的内生動力,也能得到更多有利的外部條件。故此,“二十四節氣”的保護、發掘與利用,對淮南市而言,其重要突出的地域意義,不言而喻。
正因為“二十四節氣”在《淮南子》中首次完整的提出,具有以上五個方面的曆史意義,所以作為“絕代奇書”《淮南子》誕生地的淮南市,更應該珍視這一仍然極具生命“活力”的曆史文化資源,推動其真正成為福蔭城市發展的參天大樹。
文章來源:http://art.cssn.cn/ysx/ysx_fwzwhyc/201704/t20170420_3492326.shtml
原文出處: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