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出孝子 言傳身教樹标杆——記校第四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李子煊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是人們都知道的兩種自然界中的現象。動物無言,亦知感恩為要。而我們身邊也從來不曾缺少将感恩銘刻于心的人。李子煊,中共黨員,77779193永利副教授,曾獲得校級優秀教學質量獎,被評選為校級優秀教師、院級優秀黨員。在剛剛結束的校第四屆道德模範評選中,她榮獲“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稱号,她便是這樣的人。
久侍床前
2014年底,李子煊老師的父親被查出患有血液系統重疾,家中老人的護理和治療重任就落在了晚輩的肩上。盡管父親重疾确診初始,會診的各大三甲醫院的專家們就确言:“疾病不可逆”,并給出了三個月生命周期的預判,但李老師和自己的兩位哥哥沒有放棄,哪怕隻有一絲絲希望,并始終堅信努力可以出奇迹,至少應該全力以赴讓父親多享受一段幸福的晚年生活。李老師父親患病期間一直需要使用昂貴的自費藥物,并需貼身護理,每日洗漱和喂飯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即便如此,李老師依舊盡心盡力遍尋全國甚至境外名醫治療方案,奔波各大城市積極找尋醫療資源,為了強化肌肉能力,她也會不間斷地給父親推拿按摩;久病卧床可能導緻皮膚疾病,所以家中兄弟姐妹和第三代子女經常推輪椅陪老人家曬太陽,看風景。除了物質生活方面的照料,李老師還會采集有趣的故事、視頻和音樂豐富家父的文化生活。小記在采訪中了解到:李老師的父親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與病魔進行着頑強的鬥争,每天都在安甯、祥和的生活氛圍中盡享天倫,連醫生都感慨到:“有時真的覺得,重病的老人生命周期大部分取決于子女願望和照顧而非醫院的治療,你們家真是創造了奇迹!”不過時光推移,88歲高齡的老父親病情不斷加重,嚴重時更是大小便失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看護工作日益繁重,全家人不怕苦、不怕累、不嫌髒,一直陪伴在父親的病床前。尤其在此期間,李老師的母親也因精神壓力太大住院手術。照顧父母的同時還需要堅守工作崗位的李老師身體嚴重透支,盡管如此李老師仍堅持教學崗位,盡善盡美做好本職工作,并且包攬了家裡的大部分家務。老人家在和病痛頑強抗争了三年多,最後在子女們的簇擁和懷抱裡安詳離世,臨行前還幸福地和家人讨論如何紀念即将到來的“鑽石婚”,對生活的滿足和期待沒讓他感受到一點點疼痛。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李子煊老師卻用行動改寫着這句俗語。
悉心陪伴
安葬好父親,李子煊老師也即刻搬入母親家中和兄弟們一起肩負起日夜輪值陪伴母親的重任,想方設法讓母親不孤單,不哀傷。她與兄弟商量:要盡量在物質和文化兩個方面盡可能滿足母親的需求。由于李老師母親身體狀況不是太好,做過幾次手術,在這過程中他們耐心體貼,想盡一切辦法釋放母親的精神壓力,在他們悉心細緻的照顧下,母親很快康複,一家人為盡量使老母親避開睹物思人的環境,有機會就會帶她外出走走,散散心,陪她種植花草,教會母親使用先進的智能設備,豐富和改善生活,并積極幫助她尋找到更多的生活樂趣,老母親也在子女的照顧下慢慢走出了喪偶的悲傷情緒,生活也逐漸步入正軌。對于共同照顧母親這件事,李老師告訴小記:“我們家呀,随意性挺大的。就比方說,今天大哥他忙一點,我們就多做一點;明天我忙一點,大哥他們就多做一點,從來不會為這個事情,大家去傷神、傷腦筋的。如果實在是錯不開太忙了,那我們的孩子,也就是她的孫子孫女都會輪流去陪她住。”李老師的母親曾經說過,子女孝順,除了孝還得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情緒化的時候,當然她的母親也會鬧情緒,這種沒辦法化解的情況下,他們也會三家在一起開個會商量商量,順着老母親的意思再做決定。小記采訪李老師時,她因為事務繁忙還在北京出差,但擔心老母親身體狀況的李老師在忙完手頭的事還是連夜趕了回去。即使身在外地,還是心心念念着自己的老母親。在學生眼裡她是一名老師,但在一位母親的眼裡她隻是自己的女兒,切身感受到的也隻是她對自己的孝順,這就是孝老愛親,盡職盡責。真水無香,素面朝天,感恩父母無需華麗的語言,精神愉悅是使人長壽的第一要素。李老師用她樸素的孝心,讓母親的生命之河流淌得更久更歡。
言傳身教
李老師還十分重視教育,悉心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除了關注孩子們的學業,更注重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服務社會的精神,對于孝親敬老的行為,李老師更是全力支持,孩子們多次被評為優秀環保志願者、優秀學生幹部和三好學生。目前兩個大三的孩子們已成為光榮的中國共産黨黨員,一家人努力、友善、互相關心地進步、生活着。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标,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人生旅途的港灣,更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親,社會将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在父親患有重疾時久侍床前,在母親情緒低落時悉心陪伴,在子女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她就是李子煊老師。